Shaodong's Blog

为什么要学习系统的科学准确的概念?

Jan 7, 2024

以前我遭遇低谷时,时常能听到“长风破浪会有时”,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”,“回过头来看这都不是事”这类慰藉的话语。跟我说讲这些话的人当然是出于好意,但我听后总觉得无法释怀,更糟糕的是,当我独自面对低谷时,我甚至都想不起这些话语,更别提聊以慰籍了。对于此,直到我在投资领域了解周期概念后才发生改变。那之后,我发现当自己遭遇挫折或者低谷时,脑海中便回荡起“这不过是周期罢了”的声音,而后便能相对平静地接受自己的处境。

后来我不断发现这种类似经验1VS概念,然后概念反复胜出的现象,比如记住“人贵有自知之明”不如记住达克效应2,记住“先苦后甜”不如记住延迟满足3等等。更不用说有概念VS无概念,然后前者完胜的例子了,比如知道什么是“诉诸无知”4就很难被别人忽悠的哑口无言,知道什么是“可证伪性”5就很难迷信……

不过,人们就算不知道某一个“概念”似乎也能无意中达到它描述的某种状态。每个人都有过工作学习专注起来就“两耳不闻窗外事”的经验,但不一定知道这是积极心理学家所称的“心流”6;有人能判断出

If A then B, now B, then A

是错误的,但不一定知道这是“形式逻辑谬误”7——“没概念”似乎并不影响人们的生活。

既然如此,为什么还要学习概念呢?

因为概念可以更好地指导生活。这就像你背英语单词,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8之后就能按照其规定的时间点来复习,以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,事半功倍。反之,不懂照样也能背,无非是像一只无头苍蝇,背几个算几个,运气好的话还能背下一些,运气不好撞到死都背不下几个单词。这就是概念的指导意义。

其次,概念更容易被大脑记住并唤起调用。目前的脑科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,人们的经验(属于情景记忆,即episodic memory,指的是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个人经历和感受)存储在海马体中,而海马体主要负责情景记忆、抑制控制 (inhibitory control) 和空间认知。相反,“概念”则被存储在大脑皮层的长期记忆中。简单来说,大脑皮层有三个区域,各司其职:感觉区(Sensory Areas)负责接收和处理感官信息,包括视觉、听觉、触觉等;运动区(Motor Areas)负责自主运动,尤其是手部的精细运动;联合区(Association Areas),负责对世界产生有意义的感知体验,使我们能够有效地与周围的一切进行互动,还负责抽象思维和语言,是知觉、认识和判断的中枢。诚然,联合区是关键所在,因为它掌管我们对世界的感知而非单纯的情景记忆。后者被记住了但在关键时刻感知不到,或者干脆记不住,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“长风破浪会有时”这类话语无法给人留下印象的尴尬所在。由此可见,储存在大脑皮层中的“概念”一来可以记得更久,二来可以产生敏感、及时和有效的反应,帮助我们在决策和推理等认知过程中明辨是非。这解释了为什么我感觉“周期”这样的概念更容易被大脑所唤起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并不是所有的概念都可以用来指导生活,以伪概念、错概念、傻概念为纲指导生活只会越来越糟糕,必须得用科学准确的概念来指导生活。在我看来“信息差”就是一个伪概念。有的人只看表面,以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就在于身边的信息量不同,比如某个很重要的比赛信息,A看到了,然后报名参赛夺冠,没看到的B便说是“信息差”在作怪,殊不知“信息差”背后是“能力差”,当一个人的能力没有达到能获取某个信息的水平时,自然难以关心和获取相关信息9。一味在意所谓的“信息差”,将原因归咎于外部环境,只会忽略自身的不足。退一步讲,就算B无意中看到了比赛信息并且报名参加,大概率也无法夺冠。这就像很多人中了彩票后一夜暴富(成为暴发户),但是不过几年就将所得挥霍一空,经济状况甚至还大不如前,本质上不是因为暴发户相对于富人钱多钱寡的问题,而是理财能力根本没到位,这种情况下突然天降横财,很多人是担不住的。除此之外,坐月子期间的一些禁忌也是伪概念,往往是“过来人”自身经验的放大反映,我之前写过这样一篇文章讨论过相关问题。综上,光学习概念还不够,要确定所学概念是科学的、准确的,否则将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
最后,独木难成林,我们生活在一个拥有复杂系统的世界中,大多数情况下掌握一个或是零散的概念不足以指导生活,只有系统性的科学准确的概念才能被用来指导生活。这篇文章就是在了解“概念”相关的长期记忆、短期记忆、心理表征、大脑皮层、海马体、情景记忆、语义记忆等一系列概念的基础上才动笔写成的,仅了解大脑皮层一个概念对于我写这篇文章几乎没有任何帮助。所以,一定要用系统性的 科学准确的 概念来指导生活,这两个定语缺一不可。


  1. 我把上文和下文中的一些诗词、俗语、成语、“鸡汤”都归为广义的“经验”,是因为这些本质上都是前人在不断体验后所总结的教训、一时的感想,甚至直接是情景描述。 ↩︎

  2. DK effect, 是一种认知偏差,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,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。 ↩︎

  3. Delayed gratification,指的是人“放弃眼前立即可获得的奖赏,目的是为了获得以后才实现的奖赏”的过程。 ↩︎

  4. Argument from ignorance,是一种逻辑谬误,主张由于一件事未被证明是假的,因此它是真的;或者,主张由于一件事未被证明是真的,因此它是假的。 ↩︎

  5. Falsifiability,在科学和科学哲学中用来表示由经验得来的表述所具有的一种属性,并使用严格的证伪法(相对于实证法)来判别一个理论是否科学,即“这些结论必须容许逻辑上的反例的存在”。 ↩︎

  6. 心流理论,Flow, 其描述人类一种完全沉浸(专注)和完全投入于活动本身的心智状态的振奋状态。 ↩︎

  7. 当一个论证因为符合某个无效推论的形式,且又不符合任何有效推论形式时,我们便称该论证犯了形式上的谬误。 ↩︎

  8. Forgetting curve,是用于表述记忆中的中长期记忆的遗忘率的一种曲线。这一曲线最早由心理学家赫尔曼·艾宾浩斯通过自己1880年到1885年的实验提出。在这一实验中,艾宾浩斯使用了一些毫无意义的字母组合。通过记忆这些字母组合,并在一系列时间间隔后检查遗忘率,得到了这一曲线。 ↩︎

  9. 比如C从未接触过量子物理领域,那么C大概率是不会获取到相关评奖or比赛信息的。这时候D可能会说归咎于“信息差”是因为我本身就在该领域并且有信心参加比赛夺冠,确实只是单纯没看到这个信息而已。很不幸,这也是D情报搜集能力的问题,有个东西叫做Google Hacking,有兴趣可以看看。 ↩︎